close
女性的自我認同
救救菜英文(English Vinglish)
當初朋友說要帶我去看電影救救蔡英文,我還在想說,這是台灣上次總統大選(2012年),蔡英文陣營的選舉紀錄片嗎?
又或者可能像是《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那樣,是民眾(導演)去發起的一個什麼活動嗎?
等跑字幕時看到英文,還在想說這部紀錄片的格局還真大,完全沒有中文,是要向國際發聲什麼的嗎?
結果我誤會了,原來這是救救「菜」英文而不是「蔡」英文。(以上內容完全是真的)
印度的電影近年來很受到國際的肯定,不管是《三個傻瓜》、《貧民百萬富翁》、《我的名字叫可汗》等,
這幾部能在國際上引起迴響的,不外乎「言之有物」,能發人省思,
且「議題特殊」,像三個傻瓜講到的教育制度,或貧民百萬富翁提到的窮困以及人生中沒有用不到的經歷等,
當然還富有觀賞電影的娛樂性,歡樂、幽默逗趣,
有其自己的特色(不得不提到電影中總有大量的歌舞),
演員演技、拍攝的細膩度更不用說,都有很高的水準。
這部《救救菜英文》也都有著這些元素,而它在探討的議題包括「尊重」不同於自己的人、女性的自我認同等等。
隱藏劇情:無
(以下心得談及劇情,斟酌閱讀)
莎希是一名傳統印度婦女,老公在大公司上班,有兩個小孩,英語不流利的她常被女兒取笑。
家長日上,老師同學們都講英文,女兒覺得母親講印度話讓她很丟臉,
後來莎希的姪女要結婚,她得獨自飛去曼哈頓幫姊姊準備姪女的婚禮。
一開始的劇情就讓人蠻有感觸的,就我現在這個年紀去看到那種孩子嫌棄父母的樣子,其實還蠻痛心的,
以前唸小學時,就會看到一些因為父母親講台語而覺得丟臉的人,
現在則是會在生活中看到有些小朋友,因為自己母親是外籍配偶,而覺得丟臉,
莎希有回一句話:講國語(這裡指印度話)有什麼不對?有什麼好丟臉的?
人都會那種「排他性」,會去歧視跟自己講著不一樣言語的人,
但最嚴重的狀況,就是認為講著自己「母語」而覺得丟臉的人,那會造成語言文化的流失。
這是全世界共有的問題,光台灣來說,有多少人還會講自己的母語?
河洛話、客家話、各族原住民話,還有現在新住民媽媽的母語?
不會講母語最直接的問題是與家族成員「溝通」,沒了溝通,人跟人間的情感只會越來越疏離,
更進一步還有「自我認同」、「文化傳承」等問題,這些都是很容易被忽視的大問題。
劇中有一幕是,一位工程師總是被同事取笑(他在三個傻瓜中演那個校長的應聲蟲),所以跑去學英文,
我想這也一定程度反應了印度的現況,印度的電子科技人才很多,
但很多外商公司在聘用這些人才時,同事可能會取笑這些講著印度話的人。
莎希在機上遇到的乘客很有趣(Amitabh Bachchan 飾演),
莎希想喝水卻不敢跟空姐要,他要莎希不用客氣,想要水或其他服務時就盡量跟空服人員說沒關係,
這部份想引申表達的意思可能是,要印度婦女不要因為畏懼而放棄尋找自己想要的東西。
他對海關人員的態度也很有趣,對外籍人士來說,美國海關總是常刁難這些人,這讓莎希講起話來十分畏懼惶恐,
他要莎希勇敢的面對這些海關人員,他們是來促進美國經濟活絡的,沒必要感到害怕。
這個在前一段莎希要辦護照時,承辦人員也問她:如果你不會說英語,那要去美國幹什麼?
旁邊的同事回他一句:就像你在印度,也不會說印度話一樣。
這些部份似乎都反應了語言上的歧視這個議題,或說美國人那種驕傲自大的心態,好像人生下來就是應該要會說美語才是,我想這是很多非英語系國家都曾體驗過的感受吧。
莎希到曼哈頓時,題外話一下,那首歌蠻好聽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一下「Manhattan English Vinglish」,
姪女要上課時,要莎希先到咖啡廳喝咖啡等她,因為莎希英文不好一直無法順利點餐,
店員沒耐心、態度又差,加上大排長龍的顧客又一直在後面趕(大都市常見現象),
女店員一直趕著莎希,讓莎希嚇得不知所措,還弄倒了別桌客人的餐點。
這段看了真的蠻令人心酸的,彷彿能體驗到當下莎希那種窘境與慌亂,
也回起著自己是否在遇到語言說的不好的人時,是否曾經沒耐心過?(還好應該是沒有)
而這部份也是因為「語言」產生的「歧視」心態。
經歷這次事件,莎希決心跑去上課(在公車上看到的廣告),同學來自各地。
有個來自法國的大男孩很喜歡莎希,也在課堂上公開表達愛意,
莎希對於這個勇於讚美她的對象,比較起在家總是被女兒歧視、被老公冷落,
她其實是蠻開心的,但礙於自己已婚,也有小孩與家庭,無法接受對方的熱烈示愛。
莎希有幾段跟羅倫的對話是蠻令人印象深刻的:
.男人當廚師是藝術,但女人做飯則是責任、義務。
.我缺的不是愛,而是尊重。
.謝謝你,你的出現讓我學會了愛我自己,尊重我自己。
而有段劇情是,英文老師(他長得很像夏克立)跟男友分手了,那個工程師同學在取笑這件事,
莎希出來制止他說:雖然老師是同志,但是在感情中受的那份傷痛是一樣的。
這部電影在講各種尊重的議題,不同國籍、不同語言(有同學曾稱呼那日本女孩是黃種人,但他意識到之後有立即修正稱呼)、不同性向(那個沈默寡言的同學也是同志),大家一起學習,互相尊重。
印度其實有歧視女性的問題,我想大家或許可以從去年底發生的4名強暴犯涉嫌輪姦1名印度女性致死的新聞中觀察一二,
而這部電影在尊重女性上,女性的自我認同上都有很用心的刻劃,
莎希原是一名相夫教子的傳統女性,不,她甚至只有「教子」的部份,
她丈夫甚至對著她說,妳生下來就是為了做小圓仔的,(甚至希望她不要做小圓仔分別人吃)
很多傳統的觀念都會認為妻子就是負責打點家裡、顧好小孩就好。
後來莎希透過學習得到成就感,透過羅倫感受到被愛、被尊重與讚美,
而電影要說的正是這種女性的自我認同,並學習、成長。
除了電影提倡的議題外,文化的紀錄上也很用心,像是莎希很會做一種傳統點心「小圓仔」、莎希老公吃咖哩時用手抓著吃、莎希在紐約仍穿著傳統服裝。
而印度的傳統婚禮也有不少描述,像是會在來賓的眉毛間點上紅點、新娘會戴鼻環(不過這好像是象徵讓丈夫牽著妻子的鼻子走,完全控制妻子;如果有誤歡迎告知。)、長輩們會把東西(查資料好像是燕麥)撒在新人頭上等等。
電影若能充分展現出自身的文化,對國內的觀眾來說,可以增加觀眾們的自我認同感;對國外的觀眾來說,也是個良好展現文化的機會。
印度的電影時間好像都比較長,這部也有134分鐘,部份情節可能稍微有些悶。
但整體來說,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
這是參加福斯媒體試映會欣賞到的電影,他們公司裡頭居然有間小型戲院,好酷喔。
非常感謝總編大人帶著小弟來體驗,很有趣的經驗。
更多電影資訊請見 17MOVIE 全台最大電影影評網站
各位朋友若要找電影資訊、預告片、新聞等,或是觀眾們對電影的反應(期待、評分、影評),
不妨參考一下喔,平時也有不少特映會活動可以報名喔。
.心得亦同步發表於此
【電影資訊】
片名:English Vinglish
翻譯:救救菜英文(台灣)、印式英語(中國)、紐約精讀遊(香港)
上映日期:2013/12/20
片長:134分
導演:Gauri Shinde
編劇:Gauri Shinde
演員:
詩麗黛瑋 Sridevi ...... 莎希 Shashi Godbole
阿迪爾胡賽恩 Adil Hussain ...... 莎希老公 Satish Godbole
Mehdi Nebbou ...... 羅倫 Laurent
Priya Anand ...... 莎希姪女 Radha
Sulabha Deshpande ...... 莎希的婆婆(應該是吧,就家裡那老奶奶)
Sujatha Kumar ...... 莎希姊姊 Manu
Navika Kotia ...... 莎希女兒 Sapna Godbole
Shivansh Kotia ...... 莎希兒子 Saagar Godbole
Cory Hibbs ...... 英文老師 David Fischer
Rajeev Ravindranathan ...... 工程師同學 P Ramamurthy
Maria Romano ...... 日本美髮師同學 Yu Son
Sumeet Vyas ...... 愛把妹的同學
Ruth Aguilar ...... 愛睡覺的同學 Eva
Ross Nathan ...... 莎希姪女老公 Kevin
Damian Thompson ...... 很沉默的同學 Udumbke
Neelu Sodhi ...... 新娘 Meera
Greer Morisson ...... 咖啡廳服務生 Line Server
Santana Dempsey ...... 咖啡廳服務生(露臉比較少那個) Line Server
Maria Pendolino ...... 美語補習班櫃台 Jennifer
Nate Steinwachs ...... Homeless Street Clown
Sean LeeRoy Kraemer ...... New Yorker knocking Sridevi's papers down
Rob Murat ...... Park Drummer
劇情簡介
印度傳奇影后詩麗黛瑋息影十五年後,翩然重回影壇作品,將女性的溫柔婉約和堅韌獨立詮釋得絲絲入扣。
美麗迷人的莎希(詩麗黛瑋飾演)是印度傳統的家庭主婦,看似擁有全能的才藝和美滿家庭,卻因一口破英文缺乏自信,女兒經常以此嘲弄她,丈夫也不跟她聊公事。直到姊姊邀請她到紐約參加女兒的婚禮,莎希為了幫忙籌備婚禮不得不獨自前往,第一天就因點餐問題出糗,讓她決心偷偷報名四週的英文會話速成班。優雅的莎希也因此吸引了法國男同學羅倫,而這趟紐約行讓她逐漸贏得女兒和丈夫的重視。
導演葛莉辛德表示:「這部片的靈感來自於我媽媽,它展示了女人的蛻變,我希望透過這部片向媽媽說聲『謝謝』和『對不起』,亦希望把這部電影獻給所有女性。」
除了女性自覺,影片還將美式風格、法式浪漫、印度風情通通融入,展現出對於性別、種族、多元文化的包容,幽默溫馨、笑中帶淚。
2013 柏林影展 / 2013 印度Filmfare 最佳新導演 / 2013 聖地牙哥影展 / 2012 多倫多影展。
延伸閱讀
.還有什麼推薦的電影:電影心得目錄 2010~2014
.所有電影心得,分類:電影心得(或只列出文章標題)
.Facebook 轉貼連結的設定
.追蹤這個部落格的文章:闕小豪 on Facebook 或 Google+
.到電影圈看更多相關電影評論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